湖口县青阳腔传承基地落户流芳村,村民白天务农晚上学戏,文化传承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各地纷纷兴起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潮。湖口县青阳腔传承基地的落户流芳村,便是这一热潮中的生动实践。在这里,村民们白天辛勤务农,晚上则聚集一堂,学习青阳腔这一古老戏曲艺术,使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流芳村位于湖口县,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青阳腔作为湖口县的传统戏曲,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曾被誉为“江西戏曲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青阳腔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临传承困境。为了拯救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湖口县政府决定将青阳腔传承基地落户流芳村,让这一古老戏曲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得以传承。
在传承基地,村民们白天辛勤劳作,为家庭生计奔波。然而,到了晚上,他们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进传承基地,开始学习青阳腔。这里,他们不仅学习戏曲唱腔、表演技巧,还了解青阳腔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青阳腔,他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更增强了文化自信。
流芳村村民李大姐说:“以前,我们只知道种地、养家,生活单调。现在,有了青阳腔传承基地,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白天我们辛勤劳作,晚上学习戏曲,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
青阳腔传承基地的负责人介绍,为了吸引更多村民参与青阳腔的学习,基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邀请专业戏曲演员前来授课,传授青阳腔的唱腔、表演技巧;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戏曲比赛、演出等,激发村民们的学习热情;最后,为学员们提供免费的学习资料,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如今,流芳村青阳腔传承基地已初具规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学习。在传承基地的带动下,村民们不仅学会了青阳腔,还自发组织成立了戏曲团队,定期在村里演出,为村民们带来欢乐。此外,一些村民还将青阳腔传承给下一代,让这一古老戏曲在流芳村薪火相传。
湖口县青阳腔传承基地的落户流芳村,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地应积极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让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在人民群众中焕发新的活力。而流芳村村民白天务农、晚上学戏的生动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阳腔这一古老戏曲将在更多的地方生根发芽,为我国文化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