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县推行扶贫资产管护责任制,确保扶贫成果持续产生收益
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永修县作为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推进扶贫工作。在扶贫资产管护方面,永修县创新推行“扶贫资产管护责任制”,确保扶贫成果持续产生收益,为全县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扶贫资产管护责任制背景
扶贫资产是指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投入扶贫领域的资金、物资、技术等资源。这些资产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扶贫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在扶贫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产流失、效益低下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永修县积极探索,创新推行扶贫资产管护责任制。
二、扶贫资产管护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1. 明确责任主体。永修县明确扶贫资产管护责任主体为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确保扶贫资产管护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永修县制定了一系列扶贫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资产登记、使用、维护、处置等环节,确保扶贫资产安全、高效运行。
3. 加强监督检查。永修县建立了扶贫资产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扶贫资产进行审计、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建立激励机制。永修县对在扶贫资产管护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各方积极性。
三、扶贫资产管护责任制取得的成效
1. 提高了扶贫资产使用效益。通过推行扶贫资产管护责任制,永修县扶贫资产使用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保障了扶贫成果的持续性。扶贫资产管护责任制的推行,确保了扶贫成果的持续性,为全县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增强了群众获得感。扶贫资产管护责任制的实施,让群众看到了扶贫成果,增强了群众获得感,为脱贫攻坚战营造了良好氛围。
四、结语
永修县推行扶贫资产管护责任制,为全县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永修县将继续深化扶贫资产管护改革,确保扶贫成果持续产生收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