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芗溪乡“渔光互补”项目落地,退捕渔民转型光伏运维工,开启绿色发展新篇章

九江新闻网 阅读:7 2025-07-23 04:16:29 评论:0

近年来,我国在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江西省都昌县芗溪乡,一项名为“渔光互补”的项目成功落地,不仅为当地渔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也为实现绿色发展目标贡献了力量。退捕渔民转型成为光伏运维工,成为了芗溪乡绿色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渔光互补”项目是一种将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新型模式。在芗溪乡,该项目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水域资源,将光伏板安装在鱼塘上方,实现了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的有机结合。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降低了渔业养殖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据了解,芗溪乡“渔光互补”项目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约1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0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6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万吨。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当地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芗溪乡政府高度重视渔民转型工作。针对退捕渔民,政府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光伏运维技术。经过培训,许多退捕渔民成功转型成为光伏运维工,实现了从渔民到光伏运维工的身份转变。

“以前我们都是渔民,现在转型成为光伏运维工,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生活也变得更加有保障。”一位刚从渔民转型为光伏运维工的村民说。

芗溪乡“渔光互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当地渔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项目周边的村民纷纷加入光伏运维队伍,共同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芗溪乡“渔光互补”项目还带动了当地产业链的延伸。项目所需的光伏板、逆变器等设备,均由当地企业生产,进一步促进了当地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推进绿色能源发展的道路上,芗溪乡“渔光互补”项目只是我国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绿色能源产业投入,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总之,都昌芗溪乡“渔光互补”项目的成功落地,为退捕渔民转型光伏运维工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我国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像芗溪乡这样的项目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为我国绿色发展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九江新闻网